充电桩3C认证新规:企业必读的时间表、流程与应对策略

2024年12月16日,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关于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》,正式将充电桩纳入CCC认证(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)管理。新规明确:2026年8月1日起,未获证充电桩将全面禁售!
本文从政策要点、认证流程、合规风险到企业行动方案,为您全方位解读新规,助您抢占市场先机!

image.png

一、新规核心要点:哪些企业需关注?

1️⃣ 认证范围

  • 产品类型:包括交流充电桩(7kW-22kW)、直流充电桩(60kW以上)、无线充电设备等电动汽车供电设备(具体以附件界定为准)。

  • 例外情况:仅限出口且不进入国内市场的产品可豁免。

2️⃣ 时间节点

  • 2025年3月1日:认证机构正式受理认证委托。

  • 2026年8月1日:未获证产品禁止销售、进口及使用。

3️⃣ 法律后果

  • 禁售与罚款:违规企业最高面临30万元罚款,产品强制下架。

  • 供应链风险:整车厂、运营商将拒绝采购无证充电桩。

二、认证流程详解:5步快速通关

1️⃣ 产品分类与自检

  • 确认充电桩类型(如直流快充桩、家用交流桩),对照附件界定范围。

  • 自检重点:电气安全设计(GB/T 18487.1)、电磁兼容性(GB/T 17799)。

2️⃣ 选择认证机构

  • 市场监管总局将公布授权机构名单,建议选择有充电桩领域经验的机构(如CQC、CVC威凯)。

3️⃣ 送样检测

  • 测试项目

    • 电气安全:耐压测试、温升测试、短路保护。

    • 电磁兼容(EMC):辐射骚扰、传导骚扰。

    • 环境适应性:高低温循环、防水防尘(IP等级)。

4️⃣ 工厂审查

  • 审核重点

    • 关键元器件(充电模块、电缆)供应商资质。

    • 生产一致性控制(如工艺流程、质检记录)。

三、企业高频问题解答

Q1:现有库存产品如何处理?
答:2026年8月1日前生产的库存产品,需在截止日期前完成认证,否则禁止销售。

Q2:认证费用和周期是多少?
答:常规费用约5万-15万元(视产品复杂度),周期4-6个月。专业机构可缩短至3-4个月。

Q3:如何应对电磁兼容(EMC)测试失败?
答:优化电路设计(如加装滤波器),选择预检服务提前识别问题。

四、企业应对策略:三步抢占先机

立即启动预检:2025年3月前完成样机整改,避免认证拥堵。
供应链合规化:确保关键部件(充电枪、电源模块)供应商提供CNAS检测报告。
布局全球认证:同步申请欧盟CE、美国UL认证,降低多国合规成本。

五、我们合策的服务:从认证到市场的一站式支持

作为检测认证服务公司,我们合策提供:
1️⃣ 预检与整改:自有EMC实验室,覆盖100%新规测试项,通过率提升40%。
2️⃣ 快速认证通道:合作授权机构,最快90天完成全流程。
3️⃣ 全球合规联动:同步办理CE认证、FCC认证、KC认证,助力企业出海。

结语
充电桩3C认证新规是行业洗牌的“分水岭”——合规者生存,违规者出局!企业需立即行动,将认证纳入战略优先级,方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